在教學路上讓孩子更好

策展人:洪秋玉

老師就像學生的明燈   照亮學子繽紛的前程    

分享至
在教學路上讓孩子更好

曾明生老師以運動專業服務障礙者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講師曾明生,專長是舞蹈教育與適應體育,在校內教學上,曾明生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與先備經驗,進行差異化教學;在日常教學之餘,曾明生在台師大開設「美力時空」適應體育工作室,每週六無償教導身心障礙者做運動,自2004年至今不停歇。曾明生以自身專長為障礙者服務的無私精神,讓他獲得110年教育部師鐸獎的肯定。   「很多動作他無法全部記得,我就在地上貼了圖片,有花、有草、有雲和彩虹,他跪著撥弄花草,然後站起來看雲和彩虹,只要看到圖片,他就知道那段舞步是什麼。」   曾明生憶起當年,他在身心障礙者藝術祭為智能挑戰者編了一段獨舞,「地上的圖片是我貼的,但畫面和意象是學生自己想的,他有一點腦性麻痺,他的手畫圓會抖動,但對我來說,那是非常有特色的動作,他在跳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為障礙者營造快樂運動的小天地 原先只是幫忙指導台北啟明學校的舞蹈課,曾明生後來接手心路基金會為身心障礙者開設的體適能課程,並自2004年起在師大成立「美力時空」適應體育工作室,每個星期六下午陪伴身心障礙朋友從事運動、遊戲和舞蹈和游泳,帶領障礙者探索肢體多元發展的潛能。   曾明生老師開設「美力時空」適應體育工作室至今17年,談起堅持多年的動力,曾明生說,每當看到障礙者開心舞動的樣子,或是終於做到比一般人花上好幾倍的力氣才能完成的動作,一幕幕奮鬥又享受其中的畫面,讓他再累都要繼續為障礙者開課。   「美力時空」的教材不多,動作會輪替,但家長們都清楚,孩子們來這裡並非要精進高深的技術,而是有一個對障礙者友善的地方,孩子們可以安心隨著音樂愉快地運動。「我上課經常耍寶,我會故意跌跤、故意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他們就會笑翻天,我會盡量創造歡樂的氛圍,不讓孩子們有壓力。」   後來曾明生甚至為陪伴孩子來上課的媽媽們,也開了一個舞蹈班,在孩子運動的同一時間,家長就在對面的教室活絡筋骨,不必坐著乾等。   細數「美力時空」的學員,小學四五年級就來的,現在大概已經高中了,最年長的,只比64歲的曾明生小一輪,十多年來課程不曾收費,曾明生看著孩子長大,彼此宛如一家人。     在我的舞蹈教室你可以慢慢學 老師不會讓你落單 有30多年教學經驗的曾明生,在台師大開設土風舞和現代舞課程,他理解有不少學生因為不熟悉或不擅長而恐懼體育課,他卻不曾因學生動作太慢或跟不上節奏而疾言厲色。 「當你在大庭廣眾之下跳舞,第一拍踏出去,所有人都看得到你做得對不對,我能同理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你到我的教室來,你學得慢,我絕對不會給你臉色看,你可以慢慢學。」每個人學習的先備經驗都不同,耐心引導並適時鼓勵,對學生也是一種尊重,曾明生會在個別指導時段,將複雜動作用口訣拆解、分割,學生也就能越跳越上手。   曾有一位視障學生阿芳(化名)主動來到他上課教室門口,詢問能否加入以一般生為主的舞蹈課,曾明生毫無猶疑地答應了,「我很高興她信任我,她知道我不會拒絕她,但同時我知道那將是個大挑戰。」   面對49名一般生與1名特殊生,曾明生要阿芳每次上課提早十分鐘到教室來熟悉當天主要的舞步,「我會讓她抓著我的褲管了解我的腿部動作,她也很敏銳,能感受動作的變化。」正式上課時,阿芳兩旁的同學會協助她,後來阿芳有四個學期都選修曾明生的舞蹈課。   「阿芳來了之後,我總覺得教室有一盞燈亮在那裡,給同學們一點壓力和激勵,視障的同學都願意來挑戰自己,甚至學得比其他同學還快,整個學習氛圍就不一樣了。」   曾明生認為,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身為老師的他必須關照個別差異,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能學習的機會,他總竭盡所能設計出適合學生、讓他們能享受且獲得成就感的體育課程。     維持學習動機 疫情之下遠距教學不是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往昔的教學形式和步調,具高度現場互動性的舞蹈課程轉移到線上,缺乏舞伴讓整體氛圍大打折扣,對體育教學者曾明生來說,遠距教學成效的優劣取決於學習動機的維持。   「疫情還沒開始前,學生都覺得不過就是體育課,經歷了遠距教學的苦難之後,才知道實體課是如此甜美,」曾明生語氣裡有些許無奈。109學年度第二學期全台停課期間,曾明生突發奇想,在學期的最後兩週用Google Meet為學生辦了「遠距表演會」,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的舞蹈作品上傳至雲端,同時間大家一起欣賞同學們的影片,並即時給予回饋,「老師能否在還沒有遠距教學前就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最大關鍵,」曾明生強調。     學生的回饋是教育路上最大的鼓舞 自台師大體育系主修舞蹈專業畢業後,曾明生曾擔任國中教師,後赴美國UCLA進修舞蹈,比起擔任舞蹈表演創作者,他說自己更喜歡教學。   早年表演時,曾有學生在演出完到後台對曾明生說,覺得自己看不懂,卻又有點感動,有些問題想請教他,「我告訴她,你的感覺就是對的,你可能已經體會到某些東西了,毋須再向我驗證自己的解釋是否正確,舞蹈藝術本無對錯。」   曾明生期望藉由教學,讓學生勇敢相信自己的感覺,掌握自己的詮釋權,並分享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獨特見解,一如在曾明生眼中,他所指導的身心障礙學生舞出的百般姿態,都是力與美的極致展現。   可教學並無「文本誕生,作者已死」的開放性,教學格外重視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曾明生最喜歡閱讀學生的期末心得報告,學生的課後回饋就像鏡子,映照出教學上的盲點與不足,獲得正面評價也讓他對教舞越來越有信心。   對於能在今年獲得師鐸獎的肯定,曾明生說,這是對他上萬個為教育奉獻心力的日子最大的認可。     退休在即 服務障礙者的心不變 「多年下來,我感受到社會變遷帶動了師生權力的消長,教師的權威較以往限縮,這不是壞事,我倒覺得挺好的,我們得拿出本事來說服學生。」   現年64歲的曾明生,再三個學期將迎來退休生活,在卸下教職的日子正式來臨前,他仍時時提醒自己要活在當下,保有自己的信念和一定的彈性,循著時代脈動與學生特性,隨時調整到最適合的教學狀態。   縱使體力已大不如前,曾明生期許自己持續以運動專業服務障礙者,「也許未來會找年輕老師來幫忙教,我則在一旁當助教。」   只要運動平權的需求還在,曾明生服務的精神就會在,他依然要用自己獨有的方式,一如舞著能駕馭各種姿態,讓弱勢群體突破先天條件的侷限,與一般人無差別地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吳文芳校長帶領學校成為示範場域

教育部公布110年師鐸獎獲獎名單,臺中市東陽國小校長吳文芳獲獎,他曾任大林國小、外埔國小等校的校長,帶領學校獲得品德教育特色學校、閱讀磐石獎等獎項,近期更因為超前部署資訊教育,使東陽國小以非山非市學校之姿,成為教育部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讓學生在COVID-19疫情期間學習無憂。   吳文芳擔任大林國小校長期間,為了避免學校遭到裁併,積極媒合地方資源,發展書法特色課程,陶冶學生性情,獲選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而在擔任外埔國小校長期間,他招募圖書志工,申請經費整建圖書室,大幅提升圖書館的借閱數,獲得教育部「閱讀磐石獎」。   吳文芳108學年度就任東陽國小校長,適逢校舍改建,師生沒有電腦教室可用,他爭取經費添購Chromebook與平板電腦,並且建置完備的無線網路環境,此舉使學生在之後面對COVID-19疫情衝擊時,能夠迅速適應遠距上課的學習模式,校方也有餘力出借平板支援鄰近學校。   得知獲頒110年師鐸獎,吳文芳表示,心情固然高興,但是其實不管是否得獎,他都會從一而終付出,善盡作為教育人員的本分,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只要學生有更好的可能,都值得我們去做。」   教育部表示,如果疫情許可,將安排獲獎教師於9月27日在陽明山中山樓接受總統蔡英文頒獎,獲獎者可獲頒總統獎座1座、行政院院長獎章1座、教育部部長獎狀1幀,以及所屬主管機關(單位)核予記功1次,並待疫情緩解後參與出國考察,以茲鼓勵。

陳進財老師啟動創新教學革命

屏東建國實驗小學教師陳進財,現年63歲,他是校內目前最年長、最資深的教師,再兩年就要退休的他,是今(110)年教育部師鐸獎得主。   「建國國小的環境我已經待了20多年,幾年前學校要轉型為實驗學校,校內的一草一木我都有感情,所以我沒有選擇離開。」沒有離開,意謂著留下來,得面對多年慣常的工作型態產生劇烈改變。   把自己當成實驗品的教學革命 屏東建國國小108學年度正式轉型為實驗學校前,學校原本的教學團隊僅剩兩位老師,一位是剛調來學校的年輕教師,另一位,是年過60的陳進財。   「從一般小學轉型成實驗小學,大部分老師都很惶恐,其實我也是,但我心想,教育的心是一樣的,無論在哪種體制下,都要用心。」抱持著「想看看學校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好奇心,陳進財成了建國實驗小學的一員,他要實驗的對象,其實就是自己,在已經很熟悉的環境裡,啟動創新教學革命。   以往教學多半單打獨鬥,備課有書商提供現成的教材給老師參考,現在校內的原創課程都得從零開始,「教師之間強調紮實的團隊合作,許多主題課程都是三、四位老師協同教學,這樣很不錯,孩子們可以接收到不一樣資源、不一樣的觀點」陳進財說。   陳進財在建國實驗小學推動高年級食農與環境教育課程,他積極透過資訊科技輔助教學,讓孩子們放學在家,也能自行藉由線上教學平台,強化學習上的弱項,培養實驗教育所強調的「自學力」。   從經驗出發 扎根環境永續理念 身為農家子弟的陳進財,務農是自小耳濡目染的興趣,陳進財帶著孩子透過主題課程,體認氣候變遷下,珍惜自然及落實循環永續的重要。每當意識到興趣不足以支撐食農和環境教學所需的知識時,陳進財善用網路資源自我進修,讓農技運用更加純熟,也跟緊食農議題,與時俱進地持續學習。   非洲豬瘟疫情爆發之際,為避免病毒經由廚餘傳染給豬隻,陳進財飼養黑水虻來解決學校的廚餘問題。「黑水虻能吃動物的排遺、午餐廚餘,成蟲還能餵雞,因此學校養雞鴨又種菜,符合農業的循環永續精神。」   陳進財擔任起校內的農耕指導老師,用他的經驗和不斷深化的專業,讓孩子在農事體驗、自產自食的實踐之中,自然而然關注食安,認真看待攸關這一代與下一代環境安全的每一個實踐。   提早適應新科技 教學模式無痛轉型 幾十年的教學歷程中,陳進財迎來科技進展開啟的多元教學方式,他認為,提早開始就能減緩轉型的陣痛與適應成本,也才能真正活用科技帶來的便利,60多歲的他精熟筆電和平板的操作使用,線上教學更不是問題。   「我比較早開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均一平台出來時我就開始接觸,後來又有因材網,這些資源都符合實驗教育所強調的『自學力』。」提早開始投入資訊輔助教學練就的技能,果然在今年全台因疫情而大規模停課之際派上用場。   採訪當下正值大規模停課後直接進入暑假的七月酷暑,暑假期間的陳進財,正在幫應屆畢業生「超進度」補數學。   「我的個性很雞婆,疫情期間孩子放暑假也不能出去玩,我就問他們要不要先修國中課程,有2/3的學生都說好!」   陳進財口中的先修課,其實就是讓孩子們透過均一平台自主學習,「我們已經上到國中第三大單元了!」陳進財得意地說:「善用線上學習平台,每個階段只要你全心投入,就能學會,孩子們根本不用花錢補習。」   回顧教學上的挫折,陳進財說,最令他感到力不從心的,多半是學生的家庭因素影響到他們的學習。「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缺乏關愛,只要你願意關心,孩子會受感動,當他願意跟你談,你就有機會改變他。」   陳進財認為「教育無他,唯愛是途」,弱勢家庭孩子最需要的是關愛,他能做的就是盡力陪伴,時時鼓勵孩子用學習來翻轉人生。   得獎之後 依然是喜迎挑戰的花甲少年 走過40年的教職生涯,現在教室內的孩子跟自己相差了50多歲,視覺上就像是「阿公帶孫子」,但年齡不是問題,陳進財樂於接受世代差異帶來的挑戰,他說:「如果碰到自己不會的,我就去找資料,被挑戰的時候,就是我進步的時候。」   談起年紀大帶來的唯一困擾,「大概就是line看久了眼睛有點受不了!」現代教師用line與家長和同事聯繫已是日常,手機隨時都得開著,「這時我就會去接觸我喜歡的綠色植物。」問他有沒有在休息,他自嘲老人家睡不了太久,「有時候凌晨三四點就起來了,但我不覺得累,每天跟學生相處快樂得很。」   再兩年就要屆齡退休的陳進財,即使年過花甲,仍像個活力充沛的青春少年。「我的觀念是,孩子做什麼,我就跟著做什麼」去年他跟著畢業班學生挑戰單車畢旅,從屏東市區騎到東港,再搭船到小琉球單車環島又淨灘,最後騎回屏東市區,「許多人說我都這把年紀了還騎這麼遠的路,但這樣的騎乘對我來說稀鬆平常,」陳進財說。   陳進財茂密而灰白的髮絲,是燃燒自己成就孩子成長所留下的灰燼,他眼角的兩尾魚和額頭上的紋路是投入教育多年歲月鑿刻出的痕跡,然而師鐸獎得主陳進財的內心,活脫脫是個資深而不畏創新的花甲少年,得獎之後的日子,他和即將帶領的高年級小學生一樣,倒數著開學,期待著在今年夏天的尾巴,青春期裡綻放的嶄新學年……。

高介仁老師致力推廣閱讀寫作

宜蘭縣羅東鎮成功國小教師高介仁,長期擔任校內「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除了為學校添購多樣化的書籍、規劃閱讀空間、舉辦閱讀推廣活動,更與校內老師組成閱讀寫作教學社群,為彼此增能,多年的耕耘,校內孩子們比以往更主動借閱書籍。高介仁老師曾獲得教育部「閱讀推手個人獎」的肯定,更於今(110)年榮獲教育部師鐸獎。   高介仁老師自小熱愛文學與寫作,在手機還不普遍的時代,他天天寫日記,也經常以書信傳情。從事教職之後,高介仁老師更致力推動閱讀與寫作教學,期盼學生能從文學作品理解他人,也能透過寫作,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重視寫作教學,並不是要學生都成為作家,生活中許多的文字輸出,舉凡申論題、以文字寄情、未來職場上的文案撰寫都需要寫作能力。」高介仁說。     公開授課超前部署 教學心法不藏私 要提升寫作能力,就得從閱讀入手,高介仁非常鼓勵學生大量閱讀,他認為大量閱讀能彌補小學生在生活經驗上的不足,從書中汲取他人的經驗和感受,吸納成自己的寫作養分。   自102年起,高介仁擔任校內「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從最基本的購書、編目、建檔上架、閱讀空間規劃,到親自到班上講故事,都由高介仁親自執行。   「我相信只有喜愛閱讀的老師,才能帶領學生感受閱讀的喜悅與魅力!」高介仁分享,在校內擔任二十多年圖書館志工的家長觀察到,以往學生都只有在班級導師帶他們來圖書館時,才會看書、借書,自從有了「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之後,下課時間孩子不只會跑去打球,還會主動到圖書館借閱書籍,「現在無論晴雨,圖書館都門庭若市,」高介仁說。   擔任教務主任之後,高介仁帶動校內教師組成閱讀寫作教師社群,毫不藏私地與教育夥伴分享自己長期耕耘寫作教學的心法,與同事們共同成長。自民國98年起,更直接打開門來啟動寫作教學公開課,高介仁邀請社群教師進到他的課堂上,「我們課前共備、課後會共同議課、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公開授課我們已經超前部署十多年,」108課綱上路之後,每位教師每年必須進行公開授課,對成功國小的老師們來說,一點都不是問題。     書寫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力量 教學生涯一晃眼就是二十多年,曾有一名學生小語(化名)令高介仁難忘。小語的父母離異,在台北工作的媽媽只有假日才回到宜蘭家中。平日由阿嬤撫養的小語是典型隔代教養下的留守兒。無人訴說心事的小語,只好將導師高介仁要求的「寫日記」當作與老師的「交換日記」。   文字成為小語開心、苦澀、憤懣、失落的出口,出口的另一端,總有高介仁老師回以更長的篇幅與之對話,紙上的互動盛接了小語的情緒,文字方塊在日日書寫之間來回碰撞,長久積累成溫暖的陪伴,給小語一股向上支撐的力量,讓她不致於在成長的低迷幽谷又更向下墜落。   「小語是回來學校看我最多次的學生,她今年要結婚了!最讓我感動的是,她願意和父親說話了,也能夠原諒大人世界裡面,當年還是孩子的她沒辦法掌控的事,」談起擔任高年級導師的那些年,身處高風險邊緣的孩子因他而產生的改變,哪怕只是那麼一點點,都令他更熱愛教學,高介仁的語氣裡難掩滿足的自信。     為孩子的閱讀奔波樂此不疲 擔任過班級導師、教務主任與學務主任,高介仁誠實地說,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是他心目中最幸福的工作,而說故事給學生聽,則是他的最愛,他曾於107年榮獲教育部閱讀推動績優學校「閱讀推手個人獎」的肯定。   「我喜歡孩子們聽我講故事,眼睛專注發亮的樣子,或是聽故事笑到東倒西歪,孩子的表情和反應給我滿滿的成就感,我心中可能住著一個十歲的天真小男生,我希望一直保持這樣的心態直到我退休為止。」   近期流行的抖音、漫畫鬼滅之刃和排球少年,高介仁說自己都有涉略,「這些都是課堂間引起學習動機的好題材,是不同形式的閱讀,也是備課的必要內容。」   今年初在教育部的補助下,成功國小收到了一千多本的新書,從開箱、編目到分類上架,讓高介仁從日正當中,一路忙到窗外只剩下夜的漆黑,他說自己內心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想著,「終於又有更多機會與學生分享閱讀的喜悅!」   這是110年師鐸獎教師高介仁在繁忙的教學與行政工作中最珍惜的日常,未來,他依然要帶著學生透過閱讀走讀別人的人生,豐富自己的感知,將閱讀所供給的養分充分吸收,為孩子們未來的人生加分。

蔡文正教授用生命影響學生

  人,不能為了活著而生活,而是要努力貢獻自己,發揮生命的價值!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系蔡文正教授即使罹患骨癌截肢,仍憑藉著讓生命發光發熱的信念及對教育的熱情,用心投入教學,同時也將自己生命歷程故事影響學生,讓學生領悟生命的價值進而發揮所學,創造生命的價值。   中國醫藥大學蔡文正教授榮獲教育界最高榮譽「師鐸獎」的肯定,但是他的生命歷程卻也充滿了挑戰與挫折。 在海軍陸戰隊預官服役後,取得美國化工博士獎學金,正準備赴美前卻發現罹患骨癌,他不諱言,無奈與無助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在歷經大腿截肢、肺葉切除、數十次的住院、手術、化療,那種恐懼與憂傷,不是常人所能體會與想像。 在歷經艱辛的治療後,赴美獲得杜蘭大學醫務管理博士學位,蔡文正教授回國服務迄今23年,對以教育為終身職志的老師來說,他不以病人看待自己,不以身體不便為藉口,一切與其他老師一樣認真的教學、埋首研究、勤於服務、輔導關心學生,而且加倍的努力及付出。 郭娓吟,從大學開始到碩博士一路跟隨著蔡文正教授,相識超過20年。他說,和蔡老師的關係像師生,更像家人。郭娓吟說,大部分的學生都願意放下戒心,和蔡老師變成朋友,亦師亦友的關係,讓學生可以放心的和老師討論問題,而蔡老師也會誠心提出建議。 郭娓吟以自己為例說,博士班學生採一對一的學習模式,蔡文正老師一定是逐字看過她的文稿,如果她的文字表達無法讓讀者理解,老師會一字一句調整,耐心教導。而在研究觀念上,郭娓吟表示,老師會一而再的說明解釋。他記得,老師曾為某一觀念不厭其煩的教了她四次,確認她理解了才放心,她覺得蔡老師真的十分有耐心。 對學生,蔡文正教授真的很關心,她記得一個弱勢單親家庭的母親,十分擔心上大學的孩子,但是學校觀察,孩子並沒有問題,而是家長過於擔心;蔡教授願意開導家長,學著對孩子放手,就連這位母親生病,老師也去關心;郭娓吟說,蔡教授真的是不只關心學生課業,也關心著學生的家庭。 蔡文正老師身教重於言教、「生命鬥士」的精神,也感動了許多學生。 郭娓吟助理說,就生命歷程來說,學生或是家長有相同經歷者,蔡老師也願意用自己親身經歷鼓勵他們,不用擔心害怕,勇敢面對。 與蔡文正教授熟識多的中國醫藥大學公共關係中心主任吳嵩山說,蔡文正教授讓人感受溫暖、有智慧的學者,透過言傳身教用心照顧學生,認真讓學生追求學問過程中,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把學生當自己孩子照顧。 蔡文正教授提到,罹患癌症以來,要定期回診,每次回診內心壓力大,醫生一旦說復發,一切都要重來,就像是生命的審判一般,讓原本想好好往下過活的他,得要重新治療,那種無奈與無助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 那時的心理壓力難免,但是,蔡文正教授說,人不可以一直陷在悲觀與負面能量之中,要跳脫與轉移,而最好的轉移方式就是工作;因為對未來沒有把握,將會愈想愈悲觀,要在保養身體之餘,要專注努力做其他事,進而在無形中解放,進而轉移到更好的情境。 蔡文正教授也提到,自己一路走來,也遭遇挫折,也因此對生命體認更為深刻,讓他學會把握當下,珍惜現在所擁有。而為珍惜現在,他說,不能為生活而生活,而是要在活著期間為社會做點事,貢獻自己所能。 談到跟隨近20年的蔡文正老師,郭娓吟說,很難用一句話形容,但是,蔡老師真的是一位老師本份做很棒的老師外,不論當學生、當家人或小孩,不論工作生活、學業,老師都全力提攜、鼓勵。 對於蔡文正教授的教育熱誠,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系黃光華副教授十分敬佩,他說,曾任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的蔡文正教授常態性的在半夜一、二點,甚至三、四點接到蔡教授的LINE或email給他,他不知道蔡教授一天睡幾個小時,大家以為是蔡教授對工作的投入,但是,他認為是他對工作的使命感。他笑說,蔡教授的成就,是對教育的熱誠。 獲得教育部110年師鐸獎,蔡文正教授內心充滿著感謝與感恩,對於中國醫藥大學提供優質的教育與研究環境,以及老師同仁及學生的支持與鼓勵,還有許多優秀且充滿愛心的醫師們的治療與協助,他說,沒有這群傑出醫護人員的治療,生命難以維持;尤其是家人長期以來給予的協助,還有隨時照顧與給予溫暖支持的妻子,成就也自己生命的動力與光彩。 醫務管理系副教授黃光華,盛讚蔡文正教授是一個教學、研究和服務都達到顛峰、滿分等級的好老師。 他笑稱自己,望塵莫及。對於工作的投入只能盡力學習,看著他的身影,願意跟隨他的腳步,多加學習,只是自己真的無法達到他在教育界的成就。 看到蔡文正教授的教學方式與對學生關心的態度,學生郭娓吟說,會依循老師的軌跡去走,但是,她不諱言的是,做不到老師那麼好,因為蔡老師真的是用全心全意將自己放在教育上。 像是許多學生無法在白天和老師討論功課,老師也願意從白天到晚上,和學生一個一個的討論;如果是她,是做不到全心放在學生身上。 郭娓吟說,蔡文正老師是讓人心悅誠服的老師,讓學生不論課業或生活都願意和他討論的好老師。 蔡文正教授總說,教育是良心事業,你投入多少只有自己知道,但是看到學生成就或 學生因為你的付出而有改變,感覺很窩心,對老而言,就是最大的安慰。 秉持著教育工作是良心事業的精神,以教育為終身職志的蔡文正教授,即使面對生命中的重大挑戰,他仍克服萬難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力,一步一腳印的以熱情奉獻於教育,堪稱學術界最堅毅的「生命鬥士」!

邱承宗校長打造亮眼特色學校

新北市莒光國小退休校長邱承宗獲得今年師鐸獎肯定,服務學校教育42年,滿懷熱忱,為海邊迷你小校金山區中角國小奠定厚實的閱讀基礎,更在光復國小打造新北市第一所都會區英速魔法學院,在莒光國小任內也重視專業傳承,他以教育魔法用心打造出亮眼的特色學校。   邱承宗校長說,一個教育人要有敏銳的眼光去看到地方的教育優勢與優勢,不足、弱勢的地方更要在任內盡快補足,優勢自然會發展起來。   在金山區中角國小推動閱讀,邱承宗校長翻山越嶺從海邊走入山中走訪每一個學生家裡,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說服家長不看連續劇、假日早上不開電視,鼓勵家庭共讀,為中角國小獲得教育部閱讀磐石獎打下良好基礎。更打造英速魔法學院在光復國小用英語讓孩子有翻轉的機會。   另外,莒光國小任內更致力傳承教師專業,避免因為優秀教師退休導致教學上青黃不接的狀況,邱承宗校長自豪地說,我待過的學校都沒有少子化的問題,中角國小的學生人數一直維持,還有金山街區的孩子跨區就讀,光復國小到今年110學年度還增班,莒光國小更是100班以上的額滿學校,所以真的只要用心家長就會有感。   選其所愛、愛其所選是邱校長的教育堅持,服務學校教育42年,邱承宗校長在今年光榮退休,見證開放教育、九年一貫、十二年國教及遠距教學等每一波的教育變革與進步,他說,退休並不是離開教育界,只是以不同的位置繼續關心最愛的學生。

洪慶在校長成為新課綱推動領頭羊

永仁高中校長洪慶在榮獲110年度教育部師鐸獎,消息傳來師生歡欣鼓舞。加上先前108年度英文科蔡孟芬老師榮獲臺南市super教師獎、108年度歷史科林月娥老師榮獲臺南市師鐸獎、106年度國文科陳奕任老師榮獲臺南市師鐸獎、103年度數學科鄭明宗老師榮獲臺南市師鐸獎,七年內校內已累積五位教師榮獲教育界最高榮譽與肯定,顯示永仁高中許多教師辛勤的付出獲得外界的肯定與嘉許。   洪慶在校長擔任永仁高中校長已近六年。始終秉持「認真踏實、不畏艱難、永不放棄、一步一腳印」的態度與服務精神,參與多項教育改革與政策推動工作。任職永仁期間,協助學校不斷提升,已連續五學年國、高中皆獲拔擢為教育部新課綱推動前導學校,讓學校成為新課綱推動領頭羊。課程領導方面,率先校內公開觀議課,帶動校內教師社群落實共備觀議課發展。此外,深耕閱讀,108年度代表臺南市率領教師團隊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獎的肯定。   英文科蔡孟芬老師為教育部英文學科中心的研究教師,長時間深耕英文教學,其中帶領學生看TED學表達課程績效卓著,成為各校爭相邀約分享教學經驗的火紅講師,榮獲臺南市108年度super教師獎。   歷史科林月娥老師,擔任過「歷史科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時空旅行者」召集人、帶領學生參加臺師大人文經典閱讀比賽,和同學一起研讀艱澀的哲理書籍,最後學生奪得團體組冠軍,榮獲臺南市108年度師鐸獎。   國文科陳奕任老師,能依據任課班級學生之程度及組成差異,輔以「分組合作學習」,設計差異化教學,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學習,獲得家長肯定。此外,長期協助校內閱讀推動,榮獲臺南市106年度師鐸獎。   數學科鄭明宗老師深耕閱讀,任職圖書館任內,榮獲三次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獎,並獲得全國高中職績優圖書館的肯定,成為臺南市103年度師鐸獎得主。近年加入教育部愛思客種子教師團隊,積極投入跨領域課程開發。   永仁高中校長洪慶在表示,個人得獎要感謝校內行政團隊及教師們的協助。細數過去幾年校內師鐸獎、super教師得獎不斷,感謝許多老師辛勤的付出,得獎顯示永仁教師團隊教學量能的提升,以及教師們的努力被看見。其實得獎教師之外,還有許多優秀老師仍持續默默付出,成為孩子學習之路上的貴人。期待教師們的努力,獲得社會的肯定外,更能引領這股向上的力量,成為幫助永仁學子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助力。

陳建志老師用技藝點亮偏鄉孩子

這是一位從青少年,經自身努力,成為老師後,再用技藝點亮偏鄉孩子未來的記實。二林,在彰化西南角,風頭水尾的地方,冬天風大,四處農田,多數學生基礎學科能力欠佳、自信心較為不足,但卻樸實勤懇,因此總有人願意默默的引導並耐心等待那群孩子花開之日。   陳建志老師是純樸的彰化縣和美人,父親是從事機械加工的工作 ,也就是一般人口中的工人。母親為貼補家用,自幼家中總有做不完的家庭手工,以維持家計 。父親身上,總有著一股濃濃的機械、鐵件味道;如果仔細一點去看,可以在他的衣服,發現許多小鐵屑,那是工作時高溫小鐵屑噴落,卡在衣服而留下的痕跡。在這些味道、小鐵屑中,陳建志老師看到了勤奮、認真及踏實,以及一份在機械工場中的技能,就能讓一家人溫飽無虞的神奇。   81 年彰化師大畢業後分發至二林工商機械科任教至今,在將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除擔任導師外,也曾擔任教學組長、實驗研究組長及機械科主任等職務。不論在任何職務上都兢兢業業,盡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在教師本職上,鼓勵學生持續投入機械產業實務工作為強大臺灣機械工業人才培育奉獻 。除了知識的傳授、解惑、 技能的指導,更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   陳建志老師30年來春風化雨用生命引導一個個偏鄉學子的付出與貢獻,獲得了師鐸獎正是老師最好的退休禮物。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