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課綱是有史以來受到最多人注目、閱讀和討論的課綱。過去幾年,在形成社會共識的階段,關於國文和數學每週學習時數減少,是否會影響基本學力;國文課本選文中,最適當的文言文和白話文比率;性別教育要何時教?怎麼教;社會科裡,台灣歷史如何論述⋯⋯都曾經成為全國性的新聞。新課綱的審議也史無前例的加入了學生代表。
在國民教育發展的歷史中,最長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強調學習知識;九年一貫課綱希望學生學會帶得走的能力;十二年國教課綱則是希望學生有素養。課綱只是一個硬體架構,規劃了課程學習的藍圖和布局,但素養則是啟動這個課程架構的軟體。「把素養拆解來看,其實在談,怎麼樣讓學生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新課綱的要義到底為何?關於國文科事情的關鍵,真的是在文白的角
國文教育改革團體「深崛萌」發起的國文課本出版計畫,致力打造一本好看、好用、好教,讓學生畢業後也能反覆品味的國文課本。
2017年深崛萌成立,成員有大學教授楊翠,作家如朱宥勳,陳茻、盛浩偉等人,也有現職教師,聯盟透過出版、講座研習等行動,投入國文教育改革,主張國文教育應該同時是生命、思辨、美學與公民教育,讓學生能透過國文教育認識世界與自我,而非讓傳統的形音義的教學、制式的作文範例,壓抑思考。深崛萌在新課綱上路之際,挺進教育現場,設計的課本其中訴求是強化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呼應著新課綱與大考方向,也因此受到關注。
**當青年公民看新課綱.我們到底要怎樣的國語文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