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女仕女事工坊李玟慧、賢美工坊林賢華、拉日革安工坊林嘉倫、生活布藝創作藝術家張蘭芳、噶瑪蘭族香蕉絲織布人間國寶嚴玉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長江愚、太巴塱傳統阿美陶文化傳承者李玉英、策展人林秀慧、獨樹依織樹皮創作工作室林戎依、森川自然工藝聚落洪啟榮合影 (文化部提供)
  • 杜瓦克.都耀X陳淑燕作品〈微光花樹〉(左)、〈森林系列〉(右) (文化部提供)
  • 臺東生活布藝創作藝術家張蘭芳(右)向參展貴賓介紹作品〈布農婦女捲檳榔葉〉 (文化部提供)
  • 人間國寶嚴玉英介紹噶瑪蘭族傳統香蕉絲織布工藝及製作過程 (文化部提供)
  • 李玉英、石靖瑋為太巴塱傳統阿美陶文化傳承者,陶器可分為生活用具及祭祀禮器兩大類 (文化部提供)

「行之有年」花東生活在文字以前 文化部藝廊開展

0
2
發佈:石耀宇來源:臺北上架時間:2023/03/29 11:08:20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舉辦「行之有年—花東生活在文字以前」特展開幕,展覽以回歸人與土地最初始的關係出發,藉由天然材質、古老技藝和現代美感的交織,表現出簡樸生活中人與工具的更替,同時也介紹花東地區仍舊堅持傳統工藝保存的相關工作者,以及新生代如何以新的手法呈現作品。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表示,此次展覽展品網羅陶器、飾品、燈具、織品、燈具等,雖然看起來是藝術品,但在人類食衣住行的歷史上,也是行之有年的生活器具。在快時尚的時代衝擊下,文化傳承者透過汲取代代流傳的口述及手傳藝術,以技巧跟心思創作的作品,再次喚醒民眾對愛的人、喜歡的土地、自然環境的關懷與連結,以及對美學與需求本質的反思,即使不用文字和語言傳遞,也能體會箇中對文化的敬重與愛。

 

策展人林秀慧也說明,展覽主題「行之有年」意謂「一個群體或某區域的認知,不須經過文字的明定,在約定俗成之下建立生活共識和文化樣貌,從過去至今未曾改變並且持續實行,型塑族群與族群不同的識別系統」。展覽的初衷即是「想要告訴大家花東工藝師正在做些什麼」,技藝如何透過「在文字之前」的約定俗成、父傳子承而來,製作時又如何與祖靈對話,使作品不但保留傳統又具有現代感。

 

「行之有年—花東生活在文字以前」特展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在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文化部藝廊展出,歡迎民眾前往參觀。另外在6月30日辦理「生活鏡製作」文化體驗活動,讓參與者在特展中,感受花東行之有年的文化涵養與自然生活推動薪傳的力量,活動報名詳情請見臺東生活美學館臉書粉絲專頁公告。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