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基興校長(右)退休後與兒子李家棟聯手出書,兩人在新書發表會中都面露欣喜神色。
  • 李校長(右)聽著兒子李家棟談到出版《狀元地》和父親的互動,臉上滿是笑容。
  • 《狀元地》新書發表會吸引許多好友前往參與

李基興李家棟父子聯手出書《狀元地》猶如綠島斷代史

0
78
發佈:陳麗如來源:臺東上架時間:2020/03/15 17:26:14

臺東退休校長李基興和兒子李家棟合作,出版《狀元地》一書,在臺東誠品書局舉辦首場新書發表會,吸引許多好友前往參與。這對父子檔的傑作可以說是綠島人第一本在地作家出的書,內容拼貼出一幅幅早年風情畫,為幾乎被遺忘的民國五〇年代綠島斷代,填補臺灣地方文學中,關於綠島的空白記憶。

 

1955年出生在綠島的李基興校長說,綠島的開發史大概從清朝開始,祖先可以推至祖父那輩,到了李家棟是綠島第四代。但是,相關的文學或是史料,都是由外地人撰寫,這次他和兒子以綠島在地人的身分,透過文字說故事。
 
李校長說,一些歷史留存在綠島人身上成為老一輩的習慣,對李家棟來說都是新鮮的,他在綠島教書四年中,一點一滴將這些細節合攏,建立起對綠島的認知,包括綠島人運用花生是如何做到毫不浪費。

 

李校長寫底稿李家棟潤稿,中間出現太多隱約的緣分推動著。李校長從未告訴他自己是個文青,七十幾年文章曾登過文藝月刊,那是《狀元地》裡〈冰塊〉的前身。那篇文章後來錄取了文學獎,李校長明白了,寫作要相信的只有自己的靈魂。
 
還有一個奇妙的緣分。和九歌談好出版之際,李家棟看到綠島有文化工作者開始在做狀元地稻米復耕。他在綠島教書四年,綠島看起來就是不能耕作的樣子,父親帶他回狀元地看到處都是樹林,可見廢耕非常久了。但現在能長出稻米了,冥冥之中因緣牽引,推動著綠島文化漸漸要活過來。

 

父子聯手出書,李校長難掩欣喜的表情。他表示,書中共分十八個章節,每個篇章都有一些特別的情感與故事,這本書的出版也實現了他多年來的夢想。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