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南門國小在校內建置小田園基地,透過自主學習模式,讓孩子們與大地親近,體驗農耕的樂趣。此外,學校參與北市教育局「科學與創新教育:子計畫7-公民科學服務實踐」,將課程結合科學探究與農作實作,讓學生從種植、照顧到採收與料理,培養珍惜食物、關懷自然環境的觀念。
南門國小校長李嗣蕙表示,小田園活動一直深受學生喜愛,這不僅是食農教育的一環,更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課程。學生細心照料每一棵幼苗,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也逐漸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起初許多孩子害怕土裡的蟲,但在課程中,逐漸理解昆蟲在生態中的重要性,學會尊重生命,與之共存。此外,學生透過親身參與種植,看著自己親手栽種的幼苗長大,更能體會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在生命成長過程所給予的關愛和耐心。此外,這次活動也將收成的蔬菜親手製作料理,了解從產地到餐桌所實踐的低碳理念,體認到「食在地」可減少食材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有助於環境永續。
小田園基地的小菜苗在學生的悉心呵護下已經長成茂盛的蔬菜,為了慶賀豐收,學校特別舉辦活動,讓學生親手採收並製作料理。六年級學生婁耘表示,把採收萵苣包在潤餅內,吃到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特別有成就感,也覺得蔬菜的滋味格外甜美。
學生梅千允表示,在小田園基地種植了油菜、甘藍、萵苣、辣椒和蔥等作物,在照顧的過程中,曾遭受到老鼠的破壞,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後來加裝防護網,讓農作物得以健康成長。這次的經驗,讓她深刻體會到農夫種植作物的辛勞,也更加珍惜食物。
這次活動,也讓學生難得有機會在教室外享用午餐,除了潤餅外,還有志工家長所煮的美味麵食,臺北市國教地方輔導團執行祕書李朝盛親自參與活動,為學生製作色香味俱全的歐姆蛋,一上桌就立刻被清盤,深獲學生好評,大讚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