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智杰老師將自造融合農業,以雷切技術裁切出小花插模型,讓特教班學生學習組裝,也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 徐智杰老師正介紹著如何使用親手研發的簡易版籃球機,操作過程中,他必須與器材靠得很近來看清楚螢幕。
  • 徐智杰老師指導特教班技藝班農業職群課程,進行香草植物繁殖。(徐智杰老師提供)
  • 徐智杰老師指導特教班學生製作LED植物燈。(徐智杰老師提供)
  • 徐智杰老師指導特教班技藝班農業職群課程,進行網室籃耕播種。(徐智杰老師提供)
  • 徐智杰老師和家人參加桃園馬術協會活動,該協會提供特殊兒童馬術治療。(徐智杰老師提供)

徐智杰老師打造特教新風景

0
1840
發佈:王唯瑾來源:臺北上架時間:2020/09/04 16:16:11

仔細將手機固定在木板上,設定模式,放上簡易版籃球機,方才拿在掌上的手機,現在變成了籃球機上的螢幕,按下開關,音樂下,投籃比賽正式開始。

 

眼前這位操作手法熟練的老師,正介紹著如何使用他親手研發的簡易版籃球機、講解著計分程式怎麼運作,他不是機械科或資訊科老師,而是桃園市建國國中的特教班老師—徐智杰,操作過程中,他的雙眼總是與機器靠得好近好近。

 

「我本身是視障者,視力只有0.1,現在也許不到了。」小學和國中時期,徐智杰沒有接受到任何特教服務,「我是先天弱視,從外表看不出需求,當時也不清楚自己視力狀況,讀書對我而言很是艱辛。」和一般小孩無異,徐智杰在校園內跑跑跳跳不成問題,但看題目需要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又得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作答,「我的字越寫越醜,錯字連篇,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班上最後一名。」

 

徐智杰一直到高三才拿到視覺障礙手冊,他發現很多人和他一樣,早期求學階段,對「障礙」缺乏足夠認知,沒能受到完善的照顧。為了不讓更多有需求的孩子在體制下受到忽略,徐智杰決定站上教育最前線,他以第一志願考取師大特教系。

 

教職生涯25個年頭,徐智杰沒有將自己框限於特教專業,他從特教領域跨足資訊、農業、和自造,將三者融入教學,淬鍊成手上握有的三把劍。他不但是特教班的導師、校內電腦輔助教學(CAI)的先行者、守護校內栽培網室的園丁,同時,也是學校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的Maker,籃球機就是他的第一個發明。

 

大學畢業初任教職,正逢台灣資訊網路起飛之時,學校使用電腦教學的老師不多,徐智杰發現,電腦讓教學更便利,「因為視力的關係,我的板書寫得並不好,筆速不快,但學校很早就讓特教班使用投影機,我們也就開始用PPT。」科技的進步成為教學的曙光,補足了先天障礙造成的不便,為教學上的困難提供解方,線上教材的編寫、電腦輔助教學,都讓徐智杰的教學效率大為提升。

 

徐智杰自學程式語言、架設網頁,也善用建國國中身為桃園網路中心所擁有的資源,幫忙同事整合教學需求、與電腦中心老師研擬資訊介入教學的施力點,再將老師們的想法付諸實踐。「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資訊融入教學,經常弄得很晚,修改程式到清晨聽到雞啼聲,只好催促自己趕緊補個眠再到學校上課。」

 

徐智杰逐漸感受到身體不堪負荷,他決定拾回接觸資訊以前就熱衷的園藝,當時學校技藝班有農藝課,徐智杰對植物很好奇,「我經常抓著技藝班老師問問題,這個香草要怎麼種、菜要怎麼種、植物要放在學校哪個角落。」目光由冰冷的電腦螢幕稍稍轉向有生命的植栽,徐智杰也在花藝產銷班老師的協助下,將園藝課程融入特殊教育。

 

特教班孩子能做到的,跟普通班孩子不太一樣,徐智杰舉捏陶土盆器為例,「普通班同學不用任何的幫忙,就能把花器用水泥或陶土捏出來;特教班的學生,我們會特別設計成底下有一個模,同學只要把水泥攪拌好,比例調好,再倒進模裡面。」花藝產銷班老師毫不藏私,也特地為了特教學生調整原本屬於校內技藝班的園藝課內容,依照學生能力傳授農藝技能。

 

「雖然我們的孩子只能種簡單的地瓜葉,但我們種出來的菜,在學校是很有口碑的,許多老師也都很驚艷,我們沒有使用農藥,肥料也是有機肥。」徐智杰娓娓道來與特教班孩子共譜的「種植經」,這是由大地養分磨出的第二把劍。

 

「自造」是徐智杰的第三把劍。「特教班有些同學,無法做投籃動作、投不到籃框,在球場上他們往往只能當觀眾、或幫忙傳接球」於是徐智杰用紙箱做成籃球機,籃框高度比球場和大賣場的籃球機還要低,配上輕巧的小籃球,學生在室內就能練習投籃,一圓籃球夢。

 

徐智杰研發紙箱籃球機的同時,正值桃園市首座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在建國國中成立。「當時我把短短幾秒鐘的學生投籃影片放在臉書上,自造中心的老師看到就說,我是『特教界的Maker(自造者/創客)』,當時我還真的不知道什麼是Maker。」受邀加入自造中心,徐智杰踏上Maker之路,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優化特教班孩子們的籃球機,也就是後來,繼紙箱籃球機之後的第二代—以雷射切割技術裁切出表面平滑、尺寸精準,又能夠固定在手機或平板螢幕上的簡易型木質機電整合籃球機,除了練習,更多了計分功能。

 

徐智杰回憶,有一回特教專團的語言治療師詢問他,是否還有給障礙者專用,輔助使用者避免誤觸鍵盤上其他按鍵的「鍵盤保護框(洞洞板)」,因為高雄的輔具中心有孩子需要,未料鍵盤框廠商停產,徐智杰身邊沒有多餘的輔具,於是他發揮Maker精神,利用自造中心的雷切機裁切壓克力板,做了一個鍵盤框,順利幫助了遠在高雄素未謀面的孩子,「原來我做的東西真的可以使用」成為他繼續發明新東西的推進力。

 

自造中心在校內生活科技領域,多為引導學生動手製作,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徐智杰手上又多了「自造」這把劍,他便融會資訊、自造和農業,開發出特教學生能夠自行組裝的花插裝飾。

 

「我先用電腦向量繪圖器畫出花插支柱,用雷切機裁出模型,再讓同學們動手組裝、用接著劑固定。」親手組裝讓特教生充分理解模型結構,練習精細動作,也能夠認識黏接不同材質所需的接著劑,「透過動手做,他們可以體驗生產線的概念,慢慢理解,只要有一個動作順序不對,東西就無法完成。」

 

訪談間徐智杰也不忘端來精緻小巧的花插一一介紹,搖搖馬、教堂、椅子、飛機、小船,徐智杰像是專業級模型收藏家,展示著眼前這些等比例縮小到比手掌還要迷你的花插,「孩子們雖然無法自行裁切出這些模型零件,但是他們可以出主意,想做什麼,我就再回去繪圖、裁切,給他們組裝,也順便告訴他們我的製作流程。」

 

這些花插搭配學生自己種的多肉植物,在園遊會上就變身搶手的療癒盆栽,徐智杰說,要讓特教班同學參與生產製作到銷售的過程,「學生得向顧客介紹多肉植物怎麼照顧、擺放在哪裡比較適合。我希望他們能夠參與校園活動,我們的特教孩子不是只能待在教室,他們在學校裡面也能有展現自己的舞台。」

 

除了自行編寫教材,累積自己的教材庫,徐智杰也樂於將資源分享出去,他自行架設網站將編寫過的教材放在上頭,給予其他老師更多元的參考。此一念頭出發點很簡單,就是期望能幫助其他老師縮短編寫時間,讓老師們有餘裕和精力去處理學生的其他問題。徐智杰設計的課程單元曾被分享到親子社團、他也曾收到香港教師來信詢問能否使用他設計的教材,「網站上都設有計數器,從同事那邊得知點擊數一直都有在增加,尤其是寒暑假,老師們陸續開始準備新學期教材的時候」徐智杰說著,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

 

對徐智杰而言,孩子的進步就是最大的前進動力,起初不會看時鐘的孩子使用徐智杰設計的教材之後,懂得判讀a.m.和p.m.的差別,時鐘跟電子錶都會看了;平日安靜寡言的學生,只要到了園藝課,就會願意開口說話,提醒老師要記得施肥、小黃瓜長大了可以準備採摘,「他們一點一滴的改變,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徐智杰曾經輔導過一位亞斯伯格症的學生,該生在課堂上無法控制情緒,遭同學家長抗議,要求他轉到特教班,時任特教組長的徐智杰前往關心,卻換來該生失控,重重一拳打在他胸膛,徐智杰不慍不火,用耐心陪伴該生,穩定其心緒。後來徐智杰發現該生擁有數理和資訊方面的稟賦,便邀請他一同鑽研電腦資訊、學習程式語言、拆裝零件,「當初希望他來念特教班的家長可能會跌破眼鏡,他現在已經大學畢業,而且程式寫得比我好太多了。」至今徐智杰仍與這位學生保持聯繫,甚至會請該生協助修改網頁程式。那年重重的一拳,打開了該生對資訊的興趣之鎖,也開啟了兩人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

 

從事教職25個秋冬春夏,徐智杰磨出了三把利劍,在教學舞台上盡情揮舞,他說,每回為了解決教學上的困境而投入的新研究,都是將他三把劍越磨越利的契機,能夠得到109年教育部師鐸獎的肯定,徐智杰感謝學校長年給予的資源,讓對於不同領域都充滿好奇的他「總是找得到人問問題」,他也樂於將這份榮耀與同仁分享。

 

「在特教方面,我不是最厲害的,自造中心老師們的技術也都比我好太多,但我願意做特教和自造的橋樑,讓特教班老師們了解自造中心能提供學生什麼幫助,生活科技領域的老師也會比較清楚特教生的需求。」先天弱視不但沒有成為徐智杰的負擔,反而讓他身懷體察學生特殊需求的敏銳,並用自己的教育專業提供學生充分的協助。

 

去年才因為白內障導致眼壓過高而動手術的徐智杰說,為了健康著想,其實不適合再花那麼多時間在電腦上,不過,一談起未來的新目標,徐智杰彷彿Maker魂尚未退駕又立刻上身地說:「資訊、自造、農業三把劍,未來還要越磨越亮,現在技術不斷在進步,我也要持續精進,透過平台分享這些年累積的教學資源,幫助更多老師。」

 

語畢,徐智杰又起身到隔壁教室,興沖沖地拿來他突然想起還沒好好介紹的雷切LED植物燈……。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