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師鐸獎按讚

策展人:董珍鑾

師鐸獎表彰在教育現場充滿教育愛的校長 教師

日以繼夜 心念學生

教師愛的身影是校園最美的風景

 

 

分享至
2018師鐸獎按讚

楊茂雄人生不設限引學生邁正軌

臺東縣新生國中教師楊茂雄擔任導師15年,深耕班級經營,引入童軍精神、規劃戶外教學、學習計畫帶領學生,他期許能成為「不設限」的教師,積極參加研習求知,並執行各項科學專案計畫,不論帶班或教學,總是以學生需求為念,今年榮獲師鐸獎。 楊茂雄表示,班級經營需配合孩子的特質,自行創設了許多客製化表格工具,也引進童軍精神以小隊分工與合作進行班級活動,像是班際競賽、戶外教學旅行、寒暑假學習計畫,最後用完善適性的升學導引,歡送孩子進下一個學習旅程。 身為自然教師,楊茂雄重視學生一定要動手操作、實地觀察,為達成教學目標,也經常改編、延伸及新增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喜歡自然科學;他也積極參與及推廣科學活動,近年來帶領學生參加國際創新發明展屢獲佳績,發明的作品也取得專利。 「不要給自己設框架」!楊茂雄習慣吸收新知識,爭取各項研修機會,提升教學能力,上課時以幽默詼諧、貼近生活的方式詮釋教材,此外,也規劃執行各項科學專案計畫、辦理童軍團務及支援學校行政。 楊茂雄希望學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有正確的人生觀跟生活態度,當學生發生偏差行為或突發狀況,他則是透過關懷與陪伴,帶領孩子慢慢走向正軌,鼓勵學生對未來不設限。

許秀影以教育報國永不放棄學生

國防大學資管系副教授許秀影,出身金門的軍人家庭,受到父親影響,一心想要報效國家,毅然決然捨棄中研院的研究工作,毛遂自薦進入當時的國防管理學院任教,不僅以愛心教育學生,更主動帶著他們參加全國競賽,爭取榮譽,建立學生的自信,30年來為我國培育無數優秀國軍,也讓她成為國防大學史上第一位獲得師鐸獎肯定的老師。 教授資訊管理許秀影老師,大四就開公司,畢業後更在中研院工作,前途一片大好,但是出身軍人家庭的她,深知軍公教是國家棟樑,對國家影響甚鉅,受到父親的影響,毛遂自薦為自己爭取當時根本沒有開缺的國防管理學院的教職。 相較於一般大學的開放自由,國防大學限制得較多,很多教授並不會考慮,但是許秀影以此為職志,就是要為國家培養人才。 許秀影說,她發現軍校孩子比起一般大學生更沒有自信,也缺乏學習興趣,她主動指導5名自覺沒信心的學生,鼓勵他們組成團隊,依照學生專長進行分工,參加全國競賽,準備半年,學生卻在過年前夕告知老師打算棄賽,沒想到學生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因為許秀影的人生字典沒有「放棄」二字,隔天許老師立刻取消回金門老家過年的機票,花了3天3夜留在台北陪學生把專題完成。 不久之後,不到30歲的許秀影,發生重大車禍,被醫生宣告只能靠義肢行走,當天5名學生到醫院探視,許秀影回想當時,自己哭完了一包面紙之後,學生告訴她已經進入決賽,也承諾要把冠軍拿回來,最後,這些孩子不負老師期望,拿下冠軍。許秀影說,這些學生因為參加競賽,找到自信,分發到各單位後,在崗位上表現得非常好,獲得長官器重。很會寫程式的學生完成博學業士,在大學兼課;當時競賽文筆很好擅長寫文稿的學生,因為為國軍某個系統編寫手冊,現在是國軍20年來最熟悉該系統的人。 許秀影說,她的人生沒有放棄,車禍後的她在地上爬行3個月,忍痛接受十多次重大手術,才能重新站起來。 許秀影的堅強意志力,也展現在幫國防部研發武器系統電子維修手冊,當時為了符合美軍等級,國軍每年要花3千萬元購買解讀軟體,許秀影憑著專業,找出Adobe軟體加幾個萬把塊的小程式就能做到三千萬的功能,因此拄著拐杖自費到美國找Adobe軟體的設計者,等了一整天之後,終於見到對方,並說服他將軟體轉成繁體中文,解決我們的問題,也幫國軍至少省了好幾億元。 許秀影放棄中研院研究工作及能在業界創業獲利的大好機會,自願加入培育國軍的行列,30年來將學生視如己出,獲得師鐸獎的肯定,她說,未來她還要繼續貢獻所學,利用自己開發的教學軟體,教小朋友寫程式,並且推廣新的管理模式,希望台灣教育與社會,可以朝更好的方向邁進。  

黃儷慧任教多年頻傳動人故事

對建中國文老師黃儷慧來說,「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志業」,而將近38年的老師資歷,更有說不盡、感動人心的故事,這些故事甚至讓師鐸獎的實地訪查委員聽到捨不得離開。在學生心裡,她是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的母親,更被學生笑稱為「終身保固」的心靈導師。 在獲得107年師鐸獎之前,黃儷慧老師已獲得教育部「杏壇芬芳獎」肯定、也參與教育部教輔教師《薪傳》微電影拍攝,她與夥伴教師的真實故事搬上了螢幕。但對黃儷慧老師來說,對她最大的肯定,來自學生。黃儷慧笑說,她是來自蘭陽平原的鄉村姑娘,當她當年成為老師時,全家都覺得光榮,她的阿嬤跟她說了句「每人都是一枝草、一點露」,讓她看重自己與每個孩子的相遇。 她有一位學生Sun,建中畢業後讀臺大職能系,家人對他的期許是醫學系,想重考家境不允許,Sun一面讀大學、一面準備重考,重考兩年成績都不理想,親子關係冰冷,Sun回母校找她討論未來方向,不贊成補習的儷慧老師,當下卻感知補習能在短時間內幫助Sun當時狀況,也知道Sun家裡的經濟,因此她尋求先生協助,幫忙支付Sun的補習費與住宿費,過程中,儷慧老師卻突然遭逢先生罹患急性白血病、3天內驟逝的喪偶之痛,悲痛之餘仍慰勉學生Sun,要彼此在人生低潮中努力,Sun苦讀考取北醫醫學系,以儷慧老師為榜樣,學習著「施比受更有福」,參加山地醫療服務隊,赴偏鄉義診,成為「把愛傳出去」的醫師。 先生驟逝,而她過往付出的愛,也讓她在學生、家長付出的愛中療傷,之後她成立紀念基金,照顧偏鄉的原民孩童,主動認輔高關懷學生。 曾有一位學生因為家長罹癌過世,學生情緒不穩有輕生念頭,儷慧老師組織「同儕4人小組」陪伴,她發展「六加一輔導模式」,親自帶學生看身心科醫師,救回哀傷的孩子。 也曾有學生傳色情影片,她跟學生說「我愛你,但不愛你的行為」,和學生套交情,把學生導回正軌。 她傳達正能量,也成為許多建中家長的生命貴人,像是曾有奉行打罵教育的家長,受到最寶貴的影響就是儷慧老師傳達的「每一畝田地都有適合栽種的植物,慢慢來不要急,打罵會讓孩子失去了志氣」。 在建中,這個同儕彷彿列強環伺的環境中,該如何幫助失去自信的學生重拾信心,儷慧老師謙虛說自己是個軟弱的人,因此了解軟弱人的心情,因為自己的信仰,她和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因為她相信「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 她成為眾多學生的「生命貴人」,不論是現在的學生,或已畢業的學生。很多建中畢業生帶著自己的女友、太太回來看她,她甚至還協助挽救了學生的婚姻。她說,她深信「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時間點,要有耐心等待每個生命的熟成」!

林智皓愛上原鄉無悔的漢人老師

 臺東縣鸞山國小教師林智皓在教育界服務17年,有11年的時間在不同的3個原鄉學校教書,身為漢人老師,積極融入學校與部落文化,與當地的親師生結伴成長,他讓孩子先喜歡上自己,進而喜歡學習、並且陪伴孩子挑戰各種目標,這股用心和熱情的教學態度,使他榮獲今年師鐸獎。 「Sai kin hai subali mai put.」林智皓驕傲的用布農語自我介紹,這是他在布農族的學校服務時,部落長輩為他取的名字subali,這個名字得來不易,是他深入部落學習、認同原住民的文化,用心的態度獲得部落長輩肯定的成果。 林智皓曾在排灣、魯凱、布農原鄉服務,跟學生一起學族語、歌謠及各族傳統文化,操著不標準的發音、扭著不協調的肢體,一起練習傳統歌舞,甚至在全國舞蹈比賽中,穿上傳統服,為孩子敲擊木鼓節奏,彷彿血液、靈魂裡就是族群的一份子。他說,這過程也讓小朋友看見無論基礎如何薄弱,只要有心就能有所得。 對於教學,林智皓希望自己成為「第二時間」幫助學生的人,過去學生習慣接受知識只為了應付考試,但時代變化很快,他希望學生第一時間遇到任何事,能試著思考、找到解決的方法,老師則是扮演第二時間協助的角色。 林智皓發現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大多是希望能被關心,於是,他與學生們有個小約定,不限定學業表現,而是每年都給自己一個比能力所及更高一點的「目標設定」,讓孩子為自己設定的目標負責,同時透過達標的高峰經驗,陪伴孩子帶著微笑迎向每一次的挑戰。 「融入部落族群的做法就是當學生」!林智皓鼓勵想要投入原鄉服務的教師們,先打破對偏鄉的刻板印象及成見,多接觸認識部落,就會看見部落的優點,林智皓也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到其他不同族群服務。

楊弘意全心投入翻轉高職生價值

師鐸獎的評選資格,就是要任教至少5年以上,木柵高工機械科老師楊弘意擔任老師6年就獲選,可說「資歷最淺」,但翻開他做過的事,不論是幫助弱勢學生翻轉,或培養出木柵高工機械科第一位國手,為國爭光;指導學生參加2017國際技能競賽,榮獲世界第5名;指導學生申請專利、參加科展、旺宏科學獎…等,他的認真,成為技職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來自彰化鄉村的楊弘意老師,自己高工就讀機械科時,就曾經獲選為選手,可惜當時未獲選為國手,無法一圓自己出國比賽、為國爭光的夢想。甄選考上木柵高工,在學校行政團隊的支持下,楊弘意積極投入為學校培育技能競賽的機械科選手。 在眾多的選手中,學生阿霖不是天才型的選手,卻是他印象最深的孩子之一。他說,念機械科在外界認為就是「當黑手」,工廠環境又髒又熱,能「吃苦耐勞」是成為選手的第一特質,國中沉迷於線上電玩的阿霖,直到上了木柵高工後想要改變,加上弘意老師看出了阿霖能吃苦的特質,經過磨練,取得正式選手資格,打磨阿霖的過程中,由於阿霖反應比較慢,曾一度讓弘意老師氣到差點流淚,不過阿霖卻老實地要老師盡量罵他沒關係,也讓弘意老師心生一定要把這學生推上頒獎台、幫助他找回自信的決心。3年來除了技能競賽,老師更帶他參加各種不同性質的比賽,科展、小論文、創意發明…等,最後阿霖從沒天分的選手,最後錄取彰化師大的榜首,成為家人的驕傲! 而弘意老師所帶的另一位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儀,更是木柵高工創校第一位獲得金手獎的女生選手,今年保送第一志願臺科大。 弘意老師說,技能競賽培訓選手,經歷的辛苦,不比運動員訓練來得少,比賽前,選手們常常在工廠裡練到直接睡在學校,連回家也不想,因為選手們心心念念就是要練到非常純熟,由於工廠相較於教室是相對危險,學生也較容易受傷,他跑去萬芳醫院急診室看學生都不知幾次了。 雖然擔任選手們的指導老師背負壓力不小,弘意老師說,他總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甚至比自己的結婚生子、念博士班的學業還前面,老婆曾經因為他太忙跟他爭執,但岳父開導太太說「學生就是身為一個老師的最大財富」,讓他在指導學生的路上更為踏實。

呂家清親切和藹關心像爸爸一樣

希望適性揚才,臺中市立東勢高工呂家清主任特別引進臺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的「發願成才─裝潢人力培育班」,讓進修部學生擁有一技之長;中午用餐時間一定和孩子一同用餐,細心分享心情,叮嚀工作細節,孩子說,家清老師像爸爸一樣的關心他們。 12個兄弟姐妹排行第11的東勢高工實習主任呂家清,出身偏鄉貧困家庭,特別關心進修部的孩子,他認為,很多弱勢孩子背後都有辛酸故事,覺得自己應該幫助孩子 31年的教育生涯,呂家清主任說,碩士畢業時接觸到國中技藝班孩子,他發現,不拉孩子一把,他們未來會是社會的負擔,因此,義無反顧要照顧弱勢孩子,特別是夜校孩子,多是低收入、單親、外配、經濟弱勢,孩子們除了半工半讀外,如果就學期間一直打工,畢業後還是打工,因此,決定引進有業師指導、能有一技之長的「發願成才─裝潢人力培育班」。 他發現,透過陪伴真的可以改變孩子很多的行為,只要陪伴,孩子真的改變很大,自我證實,教育真的可以改變孩子。因為,工作繁忙的呂家清主任,一定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和孩子共進午餐,同時溝通並協助解決困難,而孩子也從中看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 他以一名國中沒有拿到畢業證書、調皮不已的孩子為例說明,當時導師懷疑,能放心讓這個孩子出去實習?但是,呂家清說,內心告訴自己,一定要救這些孩子,假如沒有幫助,孩子未來可能是社會的負擔,沒有救他、幫他,孩子將會繼續頑劣;果然,這個孩子真的改變了。 他證實,沒有國中畢業證書,學校、職場業師給了改變,也就是教育給他的改變。身為教育工作者,要給孩子一些關愛,學生一定會改變。   在學生眼中,呂家清主任像是爸爸般的照顧著他們。 池健榮同學是發願成才班的第一屆學員,現在的他畢業了,一個月的薪水50K,他說,呂家清主任細心照顧著學生,同時正面的教導他們;老師像爸爸又像朋友,不只是師生。 陳嘉明同學說,呂家清主任不斷的叮嚀,任何施工作業的危險性,要注意安全;還天天陪著他們一同午餐,毫無怨言,就像爸爸一樣。 陳羿柏是第三屆發願成才班的學生,眼中的呂主任是負責貼心的主任,不論再忙,都抽空關心與了解課程學習狀況,不斷關心他們。 家具設計科主任黃俊飛眼中,呂家清主任不但是是各科領域翹楚,更具有領導專材,凡事親力親為,以身作則,關照學生更是無微不至, 對待學生就像孩子般關愛,親近慈愛,像爸爸一樣的關愛孩子。 呂家清主任也笑說,這些孩子把他當成爸爸,自己一口氣多了二十幾個孩子。 呂家清主任說,照顧學生除了是使命感外,也受到發願成才班計畫主持人張麗莉的感動,他說,張麗莉與學生非親非故,卻將手上資源掏出來,同時讓員工將這件事當成一部分工作完全投入計畫,一個大企業家都如此掏心掏肺,自已身為老師,為什麼不能為孩子付出? 獲得107年師鐸獎,不時面帶著微笑的呂家清主任說,關愛使人溫暖,信心產生希望,每個孩子天生不同,有些具學術傾向,有些卻在實作中獲得樂趣,不管是精於課業或是擅長實作,要有適合的學習管道。 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他認為,要讓學生學會尊重,懂得感恩,擁有自信,才能在快樂學習中建立自我價值,發揮潛力,引導學生發現才華,這是當師長最大成就。

劉淑芬營造溫暖希望的校園環境

新北市永平高中劉淑芬校長致力經營充滿「愛、希望與榮耀」的學校,同時傾聽教師內心的聲音,透過教師的課程發展與合作,讓全校學生因推動國際教育而成長受惠,這樣的努力也獲得教育部的肯定,榮獲107年師鐸獎的殊榮。 新北市永平高中劉淑芬校長投入教職26年,先後服務過尖山國中、忠孝國中以及永平高中3所學校,在第一次擔任校長職務時就全力以赴,在尖山國中服務期間,上任不久就為偏鄉學子爭取風雨操場的建置,發現校內有許多中輟學生,更是與老師們一同挨家挨戶進行家庭訪問,把孩子帶回學校。 永平高中校長劉淑芬表示,到了永平高中任職,承襲傳統持續推動國際教育,同時培育學生跨領域創新創意的能力,有時候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有一年就有一個班級將德國文學翻譯成文言文,並且在舞台上進行發表,這就是最好的發表力訓練,也讓老師們都相當感動,透過德國文學同學們能將原先困難的文言文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新意的成果。 永平高中校長劉淑芬說,也很感謝校內教師夥伴們的共同付出,在自己本身的教學之餘,願意同、跨領域進行討論,同時研究相關的課程設計,讓德國文學成為校園特色課程的發表,期望未來能繼續積極營造溫暖有希望的校園環境,讓師生都能在快樂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