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身跨域人才該怎麼做?
  • 變身跨域人才該怎麼做?

變身跨域人才該怎麼做?

1
205
邀訪來賓:播出日期:2018/01/20

「設計思考」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一個橫跨教育和產業的熱門設計應用,除了提出完整且具體的設計思考流程,跟一般設計方法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更強調「感性分析」,注重將人性關懷和創意發想帶進創新和決策。目前多數教學都將設計思考過程,濃縮成五大步驟「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實際測試」。其中「同理心」和「需求定義」就是偏向人性關懷,達到「以人為中心」做為設計的出發點。「創意動腦」就是創意發想,同時藉由跨領域合作激盪出創新的可能。「製作原型」和「實際測試」,則是藉由反覆的嘗試,透過做中學增加創意實現的可行性。節目邀請到交通大學建築所所長侯君昊教授,請君昊老師跟我們分享他對設計思考的想法?同時請君昊老師比較「設計思考」跟其他創意思考技術(例如腦力激盪、六頂思考帽等)的不同?君昊老師也提醒非設計領域利用「設計思考」目的是能離開框架做到問題解決,不要反而變成一種緊箍咒,讓思考被制約成SOP流程。

跨域者的身影,談如何脫離框架培養創造力

我們一般人都習慣依循舊有的經驗模式進行決策,人要如何脫離既有思維?甚至更進一步設想明日生活,面對未來的問題?過去大學科系是專業分工的發展,現在有一派說法是未來的工作類型變動太大,況且人工智慧會取代單一專業性工作,因此要跨域「通才」不要做專家,但是擁有領域知識的「專才」因為有扎實的基礎不也有創新的潛力嗎?

透過侯君昊教授跨領域的專業發展歷程(從應用數學、建築、應用藝術到設計),跟大家分享跨域人才可能的特質為何,更強調不是學習很多就是跨域人才,反而是利用平等的思維去處理事情,並以表現來表達尊重,即使一開始不受到重視,依舊怡然自得並慢慢地找到身邊的資源,畢竟創造力構思與執行,本身就是一個原創且非比尋常事務的能力與行動。

對跨域創造力的看法

技術跟設計彼此會互相衝突,例如電機電子、機械和資訊比較容易互相整合,一同開發機器人的硬體和技術,此時此刻設計領域如果要加入機器人研發團隊,很容易被視為包裝紙,負責設計機器人外殼或宣傳。君昊老師說明先進行技術再接棒給設計,並不是一個有效達到創造力的流程,實際進行跨領域合作應該是一開始就要發生的,才能創造出具有創新且符合使用需求的智慧型機器人。

來賓介紹

交通大學建築所侯君昊所長,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博士,擁有視覺傳達、電腦音樂、數學、建築設計、程式設計多樣的背景,致力於智慧生活空間、城市、跨領域整合等。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科技原來那麼近
科技原來那麼近
首播日期 :
2018/01/01
主持人 :
鄭朝陽&張普熏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並深入大眾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人追尋更新、更好的技術,希望讓生活可以更加便利、舒適,然而一旦提到科技產業,大部分民眾往往認為科技艱澀難懂而不願了解。因此,本節目旨在拉近民眾與科技產業的距離,請到國內具權威的學者專家,帶領大家一窺科技的奧妙,提供聽眾輕鬆了解科技產業的方法。

  「科技原來那麼近!」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打開大家思考的泉源,從貼近生活的智慧型家電到潛藏問題的科技倫理,議題從日常生活出發,令思考步入前瞻。本節目希望能拓寬聽眾視野,進而培養聽眾對科技議題的獨立思考,抱持高度彈性的創新科技思維。在小單元「賽恩斯拓荒者」裡,首先為大家帶入當集主題,請來賓簡單解釋主題,並提出簡單的問題,讓大家可以馬上進入節目狀況,接著來到主題單元「科技零極限」,直接切入主題,由淺入深,打破聽眾與科技知識的藩籬。

 

26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