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識!不可不知的地震知識!
同步字幕係由系統自動辨識產生,僅供參考!節目內容係屬著作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利用,詳見本臺版權宣告

震識!不可不知的地震知識!

1
261
邀訪來賓:震識 - 地震知識網副總編輯潘昌志播出日期:2018/01/22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世界上多數的地震多發生在這個區域,從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2004年南亞海嘯、到1999年921大地震,似乎每隔五六年,就會有一場恐怖的震災出現在台灣與鄰近的國家。雖然我們活在一個地震頻傳的地區,學校教育
中也提供了些許時數的地科課程。但這些地科知識真的能幫助我們打造一個更安穩安心的環境嗎?本集教育電台「微型點子對撞機」邀請到「震識-地震知識網」的副總編輯,地球科學科普專欄作家潘昌志老師,探討你必須要知道的地震知識。


探討地震需要先理解其成因,1911年,美國地質學者李德(Harry Fielding Reid)在研究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時,藉由觀察到地表的破裂現象,與實驗和論證等科學方法,而提出了「彈性回跳理論」。彈性回跳理論把地殼假設成是一個彈性體,當地殼受到應力時會開始變形並累積能量。但當變形過大使岩石產生破裂,地殼便會錯動形成斷層,並在破裂的過程中釋放出能量。這個能量在地殼中傳遞,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地震。這也是我們很常會聽到某地方有斷層經過,因此不適合興建高樓大廈或精密工業的原因。

地震既然是地殼破碎時能量的釋放,也代表應該要有能量被提供給地殼。這份能量的來由,是由於地球內部並非岩石一塊,而是猶如生命體一般有能量與物質的流動。在地球的內部,由於熱對流,使軟流圈上有緩慢的板塊運動,各個板塊運動的方向和速度不一致,導致板塊各處,會有形式不一的擠壓或錯動。這些地區就是地殼會受到應力,而可能產生斷層或地震的區域,因此,為了能預測地震的規模,對斷層的理解就有其重要了。不過,除了少數像位於美國加州的聖安德列斯斷層在地表清晰可見,多數中小型地震的斷層都在地下,需要透過人工震源探勘的方式,才能描繪出地底下的狀況。人工震源可以透過在地底下埋設炸藥,炸藥引爆的人造震波會在地底下傳遞與反彈,地質學家藉由量測這些反彈回來的震波,就能從中分析出地質的特性,並知曉地下斷層的分布。


除了地殼變動會導致地震以外,其實也還有其他會導致地震的原因。例如夠大山崩或隕石撞擊,也會展生地震波;或是地下水含水量的改變,與過去開採頁岩氣在地下注入高壓水時,都曾引發輕微地震;此外,像是之前提到利用炸藥製造震波來量測地底下的狀況,甚至核子試爆,也會產生地震。不過,這些地震所量測到的震波,性質和地殼變動的地震則完全不同。這份探測地球結構的工具,在現在也被應用於知道,某些國家是否有在偷偷進行核彈試爆的利器呢!

更多生活好科學節目內容請按此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微型點子對撞機
微型點子對撞機
首播日期 :
2018/01/01
主持人 :
廖英凱

本節目為知識導向型節目,節目名稱為「微型點子對撞機」,此名稱發想自世界最大的科學實驗設備「大型強子對撞機」。希望在此節目中,經由受訪者所分享的知識和好點子,能交集碰撞出聽眾從未關注、從未想像過的新視界。
  
  節目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擁有多年科學傳播經驗、同時身兼公部門培力課程講師並提供顧問性質服務。因此,於節目內容部分,將採用與民眾生活切身相關的多元議題,以科學普及的方式講解議題涉及的科學與科技素材,藉以幫助聽眾理解生活中的科學本質、科技發展與產業趨勢、教育培力方向與職涯發展參考。
  節目核心為一人物專訪性質的節目,單元名稱為「點子對撞機」,邀請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有顯要貢獻的從業人員,透過主持人訪談的形式,引導並協助受訪專家,提供可讓目標聽眾有效吸收理解的知識或議題。

52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